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圍繞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戰略目標,聚焦機械、電子、汽車等重點行業,對標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補齊基礎產品可靠性短板。
意見提出“兩步走”目標:第一階段到2025年,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按照夯基礎、優服務、促提升的思路,通過開展技術攻關、建立標準體系、完善公共服務等舉措,力爭形成100個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動1000家以上企業實施可靠性提升,為實現第二階段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第二階段到2030年,聚焦鍛長板、促成效,按照樹標桿、強帶動、促轉化的思路,充分發揮可靠性標準引領作用,推動10類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可靠性公共服務機構和可靠性專業人才,促進我國制造業可靠性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成為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何為可靠性?作為反映產品質量水平的核心指標,可靠性是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我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速推進,可靠性理念得到進一步拓展。
據介紹,現代產品的可靠性,需要從產品以及人機交互性、安全性、環保性、經濟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慮。對于可靠性指標要求更為全面,不僅要追求絕對高可靠、長壽命,還更關注經濟成本和生態約束下的最佳可靠性水平。由“產品使用階段的可靠性”變為“產品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的可靠性”,貫穿產品的研制、生產、使用、報廢等各階段,覆蓋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整機與系統等環節,涉及維度更為廣泛。
工信部科技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可靠性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是反映產品質量水平的核心指標。經過多年探索發展,我國制造業可靠性取得了顯著成效,可靠性工程技術體系基本建立,應用領域持續拓寬,部分產品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總體而言,我國制造業可靠性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產業基礎存在諸多短板弱項。
專家表示,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基礎軟件、關鍵基礎材料及先進基礎工藝是工業基礎的重要組成,對整機裝備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起決定性作用。關鍵基礎軟件是推進工業現代化、數字化的重要手段,先進基礎工藝是實現產品低成本、高性能和高可靠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國精密減速器、高端軸承、先進半導體材料、車規級汽車芯片等基礎產品以及重型數控機床、先進農機、精密測量儀器等整機產品可靠性水平不高。針對上述問題,意見聚焦機械、電子、汽車三個行業,通過實施可靠性“筑基”工程,補齊基礎產品可靠性短板,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軟件、關鍵基礎材料及基礎工藝可靠性水平,為相關行業整機產品可靠性提升奠定基礎;通過實施可靠性“倍增”工程,促進可靠性增長,推動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在“筑基”工程中,機械行業將重點針對工業母機、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工業機器人、儀器儀表等需要的關鍵專用基礎零部件等提升可靠性水平;電子行業將重點提升電子整機裝備用SoC/MC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氮化鎵/碳化硅等寬禁帶半導體功率器件、精密光學元器件等;汽車行業將針對高精度攝像頭、激光雷達、基礎計算平臺等自動駕駛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等車規級汽車芯片等提升可靠性水平。
在“倍增”工程中,機械行業將重點提升激光焊接與切割裝備等工業母機、大型高端智能農機等農機裝備、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的可靠性水平;電子行業將重點提升無人機、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設備、服務機器人等可靠性水平;汽車行業將重點突破基于數字化試驗場的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可靠性檢測與評價技術,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軟件功能性能、可靠性水平、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綜合能力等。
為何聚焦機械、電子、汽車三個行業?工信部科技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機械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具備相當規模,部分產品可靠性水平提升明顯;電子是工業基礎行業,行業體量大、市場競爭充分,對其他行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重點企業均已建立完善的可靠性管理體系;汽車的安全可靠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息息相關,行業可靠性實踐起步早、步伐快、水平高,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可靠性技術和管理體系。
“高端裝備制造是一個國家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基礎和核心,是制造業綜合實力和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特別是重大技術裝備,具有系統成套、技術復雜、附加價值高、帶動性強、投入強度大等特點,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工信部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說,意見通過發揮行業基礎優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為其他行業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制造業可靠性整體水平提升。